2025年9月15日,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黑龙江省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大庆师范学院举行。

我院徐瑶老师编创的舞蹈作品《薪火•花开处》、舞台剧作品《铁人颂》、歌伴舞作品《踏着铁人脚步走》被选为启动仪式展演作品。课程实践是艺术育人的“基石”,在推普周展演与主题舞蹈创作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徐瑶老师通过课程思政、舞蹈职业技能训练、第二课堂艺术实践等多方面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舞蹈核心能力、拓宽了舞蹈美育视野。如:舞蹈作品《薪火•花开处》,不仅通过肢体的表现与队形的变化,具象化“语言传递知识、沟通心灵”的内涵,更通过肢体与黑板的接触,表现“薪火传承”的意象,呼应“教育赓续”的主题;《铁人颂》则在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相融合的实践中,碰撞出刚劲有力的动作语汇,刻画出铁人精神的坚毅底色。《踏着铁人脚步走》则深度挖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让舞蹈成为红色精神的鲜活载体,实现艺术审美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拓展成长维度,让艺术实践更显活力。第二课堂是艺术育人的“延伸场”,为学生搭建了从课堂到舞台的成长桥梁。通过艺术展演、专项排练等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打磨节目,在团队协作中提升普通话沟通能力与舞台表现力,最终以青春活力的群舞表演,为推普周注入“年轻态”传播力,扩大活动影响力。依托红色主题创作工作坊、舞蹈大赛等第二课堂平台,学生深度参与《薪火•花开处》等作品的创编,自主调研文化背景、碰撞创意火花,让舞蹈从“课堂练习”升级为“精神名片”,也让自身的艺术创作力与文化理解力在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

提升综合素养,让艺术呈现更具专业度。职业技能训练聚焦“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为舞台呈现提供专业保障。从舞台台风、情感控制到团队配合的专项训练,让学生以职业舞者的素养完成演出。如:舞蹈作品《薪火花•开处》,学生通过表演“规范汉字书写”,将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融入每一个肢体动作中,使表演极具感染力。《铁人颂》的情境表演训练、《踏着铁人脚步走》的节奏与舞台调度训练,让学生在体能、默契度、艺术表现力上达到了职业水准。这种专业度保障了舞蹈在刻画“铁人精神”时的精准性与震撼力,使红色主题创作真正实现“以艺铸魂”。

我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坚持将推普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结合,持续优化语言文字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推普工作力度,创新开展推普宣传活动。无论是服务推普周的语言文化传播,还是聚焦《薪火•花开处》等作品的精神传承,我院都展现出“五育并举”的协同价值。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职业技能,更塑造了其文化传承意识、社会服务担当与精神价值认同,让艺术教育在助力省级活动、传递文化精神的过程中,成为人才培养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双向引擎”,为区域教育、文化建设与精神传承贡献了独特的“艺术力量”。